【記者官達里/台中報導】為提升大坑文化特色,增加觀光吸引力,立委莊競程、市議員曾朝榮積極爭取辦理北屯區大坑溪兩岸遊憩設施營造工程設計,總經費1億餘元。未來大坑地區會將既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結合周遭人文景觀,並融入大坑特有故事性,以活化當地產業,帶動地方觀光經濟發展效益。
莊競程表示,經他與曾朝榮積極爭取,交通部觀光局與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已發文,同意北屯區大坑溪兩岸遊憩設施營造工程,總計畫經費7000萬元,自償率為30%,由觀光局補助3920萬元;大坑風景區觀光休憩空間再造及優化指標導覽系統工程,總計畫經費3000萬元,自償率為5%,觀光局補助1710萬元。另外,水保局大坑溪逢甲橋上游固床工修復補強工程核定補助經費1250萬元。
為了解大坑溪兩岸遊憩設施,以及大坑溪逢甲橋上游固床工修復補強工程工法設計情形,莊競程與曾朝榮,14日於北屯區東山路逢甲橋辦理會勘。包括台中市府水利局主任秘書林志鴻、東山里長邱財源、大坑里長曾朝瑝、民德里長黃榮昌、和平里長林標權、水景里長何明坤、廍子里長董銘成等人都出席。
莊競程表示,大坑既有的生態資源豐富,應以生態為出發點,融入大坑特有故事性,來活化當地產業。白冷圳自大甲溪發電廠至新社,有其故事性,導覽牌導覽內容,除了鄰近景點的相對位置外,應納入白冷圳歷史,以及大坑溪的關聯性,除達到飲水思源的理念,並可提供大坑地區一日遊行程,為中部增添水岸景點,帶動地方觀光經濟發展效益。
曾朝榮說,他長期配合地方里長爭取這項建設計畫案,有關水域營造,建議多使用生態工法;既有河堤木棧道老舊,建議材料使用不易腐朽的建材;光正橋左岸楓林廣場建議可由大坑溪河道內以機械取水方式,為廣場增加親水設施,如手壓式泵浦等,並設置白冷圳倒虹吸管模型及解說設施,讓民眾了解虹吸現象,增加教育意義。
曾朝榮服務處主任曾咨耀建議,將光西吊橋至正大橋左岸新設步道納入工程範圍內,若有民宅緊鄰河道護岸,評估是否可使用天空步道形式,將步道落柱於河道內,完善逢甲橋至光西吊橋之環狀動線。光西吊橋除重新油漆外,可納入3D彩繪增加亮點,並進行橋面板汰換,成為打卡新景點。
水利局主秘林志鴻指出,大坑溪兩岸遊憩設施營造工程,計畫範圍涵蓋北屯區大坑溪流域,自逢甲橋連通至上游民興橋的河道,長度約6.23公里,計畫以生態工法,營造友善水域、河川多樣化的生態環境,並結合周遭人文景觀,提供民眾深入了解大坑風景區的生態與文化體驗。
大坑溪逢甲橋上游固床工修復補強工程已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並於110年7月16日開工,預計於111年3月底前完工,主要針對大坑溪逢甲橋上游至民興橋間12處既有橋梁下固床工進行修復及功能性提升,除達到加強上方橋墩的保護之外,也增加蓄水功能,提供沿岸農民灌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