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智銘/台中報導】台中一位70歲葉先生長期下背痛,雖曾動過脊椎減壓手術,但效果不如預期,日前檢查後發現有腰椎椎弓解離、脊椎滑脫等狀況,考量同樣位置如重複手術有神經沾黏造成術中神經損傷的高度風險,評估後建議「躺著開刀」,先由腹部經後腹腔置放椎間體支架,再從背部置放骨釘,不僅改善惱人下背痛,也降低神經損傷風險,隔天即可下床行走。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表示,患者長期飽受下背痛所苦,雖曾接受過第4、5腰椎減壓手術,但術後狀況不穩定,此外,第5腰椎椎弓已有解離,及合併第5腰椎、第1薦椎脊椎滑脫等現象,因此先安排復健、神經阻斷術治療,然而背痛仍不斷復發,故患者決定再次接受手術,希望能一勞永逸。
林琮凱指出,由於患者同節段脊椎後方,已接受過減壓手術,將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骨刺或韌帶組織切除,若要再次從後方脊椎翻修,術中恐因前次手術所留下的沾黏造成神經損傷風險增加,故與患者討論後,決定採用「躺著開刀」(「微創前位脊椎融合合併後方骨釘內固定術」),將沾黏、神經損傷等風險降到最低。
林琮凱說,高球天王「老虎伍茲」就曾於2017年接受此相同手術重返體壇顛峰,與傳統手術(後位)差異在於,新式手術會請患者先平躺,經由下腹部傷口置放入椎體間支架,維持脊椎前方穩定後,再由背部置放骨釘,完全不需經過前次手術部分,也不需撥動神經,即能完成360度穩定脊椎。
林琮凱強調,此術式屬於微創手術,雖然過程較費工,但術中對於肌肉及骨骼的損傷較傳統手術少,一般術後1到2天就能穿著背架自由行走,讓脊椎翻修手術的神經損傷機會趨近於零,同時縮短骨頭癒合時間,病人也可以早點恢復正常作息。
林琮凱提醒,下背痛經常是長期姿勢不正確而引起,若工作需要進行抬、拿、扛重物等動作,或是久坐辦公室,務必要適度運動鍛鍊核心肌群,讓脊椎維持在正常曲線上,才能避免脊椎變形、壓迫。